IoT+智能體:破解設備管理核心痛點 傳統物聯網系統實現了設備聯網與數據采集,但在運營中仍面臨諸多難題。設備日均產生海量數據,因缺乏智能分析,實際利用率不足20%,被動式運維模式制約了管理效率,企業多在設備故障發生后處置,缺乏預測維護能力。智能體技術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賦予了物聯網系統自主感知、實時決策與動態優化能力,徹底改變設備管理的運作模式。 在設備接入方面,設備物模型自動構建智能體基于大模型和知識庫可快速生成標準化的物模型,將建模效率提升80%以上,解決傳統方式下工程師手動定義每個設備的數據模型帶來的耗時和出錯的問題。設備接入代碼生成智能體支持MQTT、Modbus等十余種主流物聯網設備協議生成,大幅降低開發門檻,設備接入周期縮短了60%以上。 在日常運維方面,設備運行狀態查詢智能體支持自然語言交互,運維人員只需輸入“查詢產線308號設備最近三天的故障記錄”這樣的自然語言,平臺自動查詢設備當前數據和歷史數據,提供精準的分析報告,設備故障排查效率提升了50%。設備數據智能分析智能體采用先進的多模態分析技術,可同時處理振動、溫度等多種傳感數據,實現設備健康狀態的綜合評分,以及智能預測設備故障。 此外,在面向行業大型設備的維保計劃、潤滑計劃等方面,設備智能維保智能體能夠綜合分析設備運行數據、歷史工單和知識庫,自動生成設備維保方案,可大幅降低設備維保成本。 從API到智能體:實現智能化能力開放 傳統物聯網平臺通常通過API、消息隊列等方式向物聯網應用提供設備數據查詢和數據轉發服務,而格物AIoT平臺通過提供基于MCP協議的標準化服務和基于智能體構建工具的個性化服務,實現智能化能力輸出,既能敏捷響應通用需求,又能深度適配業務長尾場景。 在標準化服務方面,客戶可通過MCP協議直接調用格物AIoT平臺的各種智能體能力,如需要生成設備診斷報告時,只需通過MCP客戶端發送請求,平臺可以自動完成數據分析、報告生成等全流程工作,這種模式可以快速把設備管理能力嵌入到客戶現有的管理系統中。 在個性化服務方面,格物AIoT平臺提供了智能體構建工具,客戶不僅可以自定義智能體形象、角色和輸出內容格式,還可以通過上傳特定設備知識庫和相關數據庫,如設備運行手冊、運維檔案、API查詢接口等,低代碼生成客戶專屬的行業設備維保智能體。 目前,格物AIoT平臺的設備管理智能體能力已在工業制造、城市治理等行業客戶試點實施。隨著多模態大模型、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持續突破,智能體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聯通數科將持續深耕AIoT核心能力,緊密跟蹤政策導向、市場趨勢和技術演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最專業、最智能的AIoT平臺,將重點突破物聯網開放環境中多智能體協同優化等關鍵技術,推動格物AIoT平臺向“自感知、自決策、自優化”的更高階段邁進,深度賦能政企客戶數智化轉型,助力行業提質增效,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