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30日,按照《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發布首批共性算法適配需求清單的通知》相關要求,北京安全防范行業協會(簡稱北安協)為配合開展首批共性算法適配工作(點擊查看詳情),分別組織召開了首批響應適配硬件企業試測工作線下說明會和《視頻圖像感知智能應用適配技術要求》系列標準線上答疑會,會議特別邀請了五項適配團標的編寫組專家就企業如何按照適配團標進行準備工作及企業重點關注問題進行逐一解答,共有50余家意向參與適配測試企業參加兩場會議。
29日,首批響應適配硬件企業試測工作線下說明會主要圍繞硬件企業在按照適配團標進行硬件技術調整中的難點解惑及需要的支持,并動員部署下一步適配測試工作。
30日,《視頻圖像感知智能應用適配技術要求》系列標準線上答疑會邀請了視頻圖像信息智能分析與共享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崔云紅副主任以及五項團標參編單位專家代表就企業圍繞系列團體標準提出的相關問題及測試相關流程進行了逐一解答,現將答疑會問題匯總如下:
算法測試的數據集能否給出一部分,用于自我驗證?
暫時無法提供,隨著適配中心建設的推進,下一步將會在適配中心提供適配自測的環境及服務;建議算法廠商在算法封裝包內提供自測數據。
算法準確率的計算公式,以及對算法合格的準確率要求?
標準本身不做算法準確率要求,各類算法測試要求按照需求方要求即可。
接口測試合格的判斷標準是怎么評定的?
接口測試包括接口的規范性及數據交互的準確性兩方面進行合格性驗證,須符合標準定義的輸入輸出和規定的流程。
標準對于各種算法的輸入輸出數據內容和格式是否有明確規定,尤其是輸出方面(比如:適配人流量及人群密度算法,采用算法包形式)?
有明確要求,在第2部分里定義了詳細的輸入、輸出結構。對于算法包自定義的輸出內容,可以按需進行定義。配置到algo.yaml里output.json即可。

測試對軟硬件環境的具體要求,包括服務器、操作系統、CPU、GPU,國產化設備是否要必須支持,先支持英偉達的顯卡可不可以?
適配測試是對在適配硬件清單的整機測試,具體軟硬件環境不做具體要求。國產化設備可根據自身情況按需適配,先適配英偉達的顯卡是可以的。
本次適配建議適配一種國產算力,是先從推薦的硬件名目中進行選擇嗎?如果適配的不是硬件名錄中的,算法包是否可以提交?
建議從推薦的硬件名單中選擇,如果不是名錄中的可以聯系協會適配中心工作人員。
本次入選的解析一體機(國產化服務器和解析算法是其它企業的,且應該都在首批發布的名錄中),具體還需做哪些工作來配合適配呢?
需實現“解析一體機”對應的能力要求。如果是邊緣設備,參考第3、5部分的要求;如果是中心設施,參考第4、5部分的要求。
算法適配通知上只說明了建議適配國產芯片,是一定要使用國產芯片嗎?使用英偉達的顯卡適配是否可以?
如會上所述,僅適配英偉達(顯卡)的算法也可以做適配測試。如果需要進一步滿足市經信局發布的文件要求,則需要做更多的適配,根據適配后具體預期目標來定即可。
算法包的接口中,圖片格式VICA_IMAGE_FORMAT_E定義了7種輸入格式,包括RGB NV12和壓縮數據H264/H265/JPEG等,算法包是必須實現所有格式嗎?
不用,優先考慮0~5這幾種就行。暫時可以先忽略H264/H265兩個枚舉值。

算法包和算法引擎應支持在多種類型的感知前端、邊緣解析設備、中心解析設備、中心計算平臺、中心解析平臺上加載運行,是否需要同時適配?
按需適配即可,根據自身的算法包/算法引擎想要在哪些算力能力上運行,可適配部分算力加速卡,并在algo.yaml里面聲明。對于滿足聲明要求的環境、平臺能運行該算法。
算法包接口調用方調用算法包接口分析視頻流,視頻流宜使用一個分析通道進行分析,應將視頻流解碼后的圖像幀作為算法包分析接口的參數傳入。如果是圖像幀作為參數傳入,視頻流解碼如何操作?
根據標準定義,算法包無須自行解碼,可由運行算法包的服務完成解碼后,把數據傳入算法包做解析處理;算法引擎需自行完成解碼。
算法算力服務管理平臺編碼(20位)和廠商編碼(4位)從哪里獲得?
前期進行適配測試時,可以根據第1部分里標準編碼說明進行mock模擬,后續正式上線時統一由平臺分配替換。
如果采用算法引擎方式提供鏡像包,如何具體實現離線授權模式?如果離線授權模式,在感知前端或邊緣解析設備無公網訪問權限,是否需要有相應的運維服務器進行相關操作(執行設備指紋生成、設備離線授權文件導入、授權文件的拷貝等)?
a)如果采用算法引擎方式提供鏡像包,如何具體實現離線授權模式?
>>廠家需實現離線授權服務,算法引擎與其進行通信完成鑒權后運行任務。具體授權服務實現、交付物等可參考第2部分、第5部分的授權相關章節,有具體的交付物描述和交互流程圖。
b)如果離線授權模式,在感知前端或邊緣解析設備無公網訪問權限,是否需要有相應的運維服務器進行相關操作(執行設備指紋生成、設備離線授權文件導入、授權文件的拷貝等)?
>>離線授權模式模式下,通常離線授權服務就是與算法包/算法引擎網絡非常近(如部署在一起),所以本地就能完成鑒權,無需公網通信也可以的。
如果由廠商提供算法授權驗證服務,用什么語言進行開發?部署環境呢?
不做要求,廠家可按照自身的偏好實現。能滿足標準對算法鑒權驗證服務的接口、交互要求即可。詳見:第2部分、第5部分相關內容。
標準中提到宜支持對算法引擎的系統資源占用情況進行監測,是否為接口返回了鏡像自身能檢測到的即可?
以標準定義的返回數據維度、字段為準;適配時應參考標準要求進行適配。因為不同廠家鏡像實現時,可能由于各項條件/環境原因,默認能檢測獲取到的內容可能有差異,所以基于標準來實現較為統一。
能否提供算法包和算法引擎示例demo?
在標準的第2部分,算法適配標準中已有提供,如果有超出標準規定的部分,可以咨詢適配中心工作人員。
如果提供算法引擎鏡像包,在容器啟動時,支持目錄掛載嗎?
支持。
算法包的軟件測試環境有詳細的要求嗎?系統環境是否可以細化一下,如何gcc版本,操作系統版本?
暫無要求,根據自身硬件環境即可。
算法包和算法引擎需要同時都提供嗎?假如只做算法引擎的適配是否可以?
算法包和算法引擎可以單獨提供。
是否有離線測試工具?
暫無。
選定的國產化硬件對于驅動版本等軟件版本是否有統一要求?
暫無要求,因為是整機試測,廠家根據自身硬件環境即可。
國產化AI芯片有無具體的要求,假如廠家選擇一種,測試中心測試時能否滿足支持?
參考推薦硬件目錄清單,進行選擇即可。
12月30號時間是硬性要求么,晚于此時間點,是否還有測試的機會?
目前可以選擇先報名,邊調試邊測的方式。
目前發布的硬件產品目錄,只公布型號,關于具體的硬件配置信息,如何查詢?技術問題有無對接人員進行答疑?
適配相關問題咨詢及反饋,可通過電話或郵件形式聯系對接。
聯系人:楊淇升
聯系電話:18510607702
郵件地址:axsp_acvssi 163.com



